持续推进河套小麦产业追溯模式典型案例
日期:2022-01-19 作者: 来源:农安追溯
持续推进河套小麦产业追溯模式
典型案例
——内蒙古恒丰集团银粮面业有限责任公司
案例主题:
内蒙古恒丰集团银粮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自身产业的特点,制定了“双控八检”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模式,并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平台”。通过将互联网监测、先进检测设备前端、自动化生产流程监测、第三方专业检测、以及相关管理体系认证相结合,将内蒙古河套小麦粉从原料种植、收储、加工、流通到消费全过程纳入溯源管理。使当地小麦平均收购价格比小麦主产区每公斤高出0.4——0.8元,每年带动河套农民直接增收约1亿——3亿元。
一、基本情况
1.企业概况
内蒙古恒丰集团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粮油购销加工企业之一。历经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发展成为内蒙古河套地区粮油产业的代表性企业。公司专注高端特色面粉的加工技术研发与市场培育,把河套优质小麦与世界先进技术进行了有效结合,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产品质量标准。生产的“河套牌雪花粉”及系列产品,不仅提升了河套面粉的品牌价值,树立了河套地区特色优质小麦产区形象,而且确立了“河套”牌面粉行业内的品牌地位。“河套牌雪花粉”更是成为国内高端优质面粉“品牌“和“品质”的代名词。
2.组织管控
恒丰集团成立了由董事长为首的质量追溯管理领导小组,相关主管部门、种植基地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主要统筹负责质量追溯体系的组织实施。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等工作,建立项目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各单位部门、各环节的工作任务,开展业务培训;及时采集、上报追溯信息,确保追溯系统正常有效运转;开展自检或委托第三方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对追溯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测。
二、主要做法
“双控八检”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模式
作为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企业,恒丰集团根据自身产业的发展特点,制定了“双控八检”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模式。“双控”,即“源头管控”和“过程管控”,让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从源头开始,贯穿于整个生产运营过程中。“八检”,即从“供应商验证”到“出厂检验”的八项检验措施。“双控”和“八检”相辅相成,让质量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全过程无盲区。
1.“双控八检”模式之“源头管控”
公司每年通过“农户订单”种植、“流转土地建设高标准连片基地”、“与农户共同成立合作社”等多种模式,带动优良品种推广,提高粮食产量和整体社会效益。生产原料是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恒丰集团在原料质量控制方面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新品种繁育和良种提纯复壮。2017年以来,每年与宁夏农科所合作提纯“永良4号”良种进行基地轮换种植,2019——2020年合作推广种植“3015”、“宁春50”等春小麦优良新品种;与内蒙古自治区农科院小麦课题组合作,开展春小麦新品种“农麦2号”、“农麦5号”生产技术集成与种植推广。通过中试推广掌握不同品种的品质特点,为优质专用粉产品开发和河套地区大面积量产种植,寻求新品种突破和支撑。
二是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推广。种植基地选择河套地区国家绿色发展中心核定的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基地,通过扩大种植农场和种植大户的“订单种植”、“租地建设高标准连片基地”、“与农户共同成立合作社”等多种模式推动连片种植;由农科院专业技术人员统一指导农户田间管理,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的除草、浇水、施肥、收割等环节与农户签订绿色食品小麦种植协议,为了保证种植品种质量,公司为订单种植户统一提供籽种和高效腐殖酸底肥,鼓励农户多使用农家肥,降低化肥使用量,从源头管控原料质量。目前,已形成每年绿色优质小麦订单种植30万亩左右的规模,涉及全市28个乡镇100多个村社的近2万农户。
三是加强全程服务守信意识。为加大种粮大户的粘附性,解决卖粮难问题。公司依托分布在各乡镇的二十三个自有粮库,拓宽“两代一换”的“粮食银行”业务业务,设立收购专项资金,增加上门设点收购业务,严格按照订单合同执行,确保及时现款为农户结算售粮款,最大程度地方便农户售粮。2020年,恒丰集团订单小麦种植面积28.9万亩,收购价格按照年初订单普麦3.2元/公斤,公司共收购小麦11.8万吨。
2.“双控八检”模式之“过程管控”
主要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管控,结合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环保等方面的因素,利用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技术装备实现产品的稳定生产和质量可追溯。
过程管控包括: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方案,设备操作现场管控,在线技术指标监测,生产安全、职业健康、环保管控,质量追溯管控五个方面。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双认证,基于HACCP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GB/T31950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等多项资质认证。
根据产品质量管理和产品研发需求,公司于2019年7月成立了“内蒙古河套农产品研究所”,由内蒙古恒丰集团、国家粮食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农科院、中国农大、江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宁夏农科所、河套学院等国内粮食科研机构和农产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的研发检测工作。
公司配备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检验检测设备。主要包括德国布拉本实验磨粉机、布拉本粉质仪、布拉本拉伸仪、法国肖邦吹泡仪、瑞典波通近红外分析仪、蛋白仪、德国快速水分测定仪、面筋仪、降落数值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等。其中法国肖邦近红外测定仪器可以实现第一时间对小麦的品质快速检测,每台仪器的检测数据自动记录并存储,不可更改,后台联网监控,比以往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小麦品质结果的客观度和真实性。在生产加工环节,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全封闭制粉流程,公司采用先进设备和特有的长粉路轻研细磨工艺,在风选、筛选、磁选、色选、着水、入磨、筛理、清粉、入仓、配粉、打包、检斤等关键工序设置质量关键控制点,进行在线实时监测设施,同时结合定期抽检,生产车间自检,相互验证,产品质量检验层次更加清晰完整、无盲区和死角,达到每个点都可查询和追溯。
3.“双控八检”模式中之“八检”措施
第一是辅料供应商验证。公司会不定期到供应商现场进行验证,每年定期索取供方资质、第三方检测报告进行评审,列为当年合格供方。公司目前的包装供应商要求具有国家药品包材资质,包材在十万级净化车间生产,质量高于国家标准。
第二是原粮收购和存储检验。
第三是原粮入车间检验。
第四是辅料验收。
第五是生产过程检验。
第六是均质过程检验。
第七是打包过程检验。
第八是出厂检验。每批产品出厂前我们都要进行检验,合格后才可出厂,并定期对每个品种产品送往第三方专业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我们还会不定期邀请社会各阶层人群以不同形式体验我们的产品,取得反馈信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三、主要成效
1.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
恒丰集团在巴彦淖尔市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自治区农牧厅、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全程可追溯体系建设,于2019年1月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公司品控、采供、物流、仓储、加工、成品、调运等各部门对各流程环节的数据结果通过平台上传,实现小麦原料从基地种植、收储运输、生产加工、成品调运、销售物流等各流程环节的数据可查,做到全流程可追溯,使消费者可以通过信息追溯平台查询到每批次面粉的生产全过程。制定了详细的质量体系制度、标准和覆盖全过程的记录,尤其是公司通过全流程产业链业务板块的建立,分工负责,按板块追溯,初步形成了“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的食品安全质量追溯体系。同时借助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丰富了追溯可用的信息资源,通过内抓质量,外抓服务,发挥追溯的力量,真正实现了对社会和消费者“想吃好面粉,就选河套牌”的承诺。消费者通过公司二维码,可了解产品的优势特色和使用方法,让消费者明白消费,放心消费,增强用户体验。
2.质量标准
公司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产品质量标准,2020年9月,公司的雪花粉企标通过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对标,被自治区标准化院评选为面粉企业标准领跑者。雪花粉企标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及国家标准比对23项指标,雪花粉企标全部优于国际法典标准,21项优于国家标准,其余2项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公司重视新产品、新技术、新专利培育工作,与专业研究机构和院校签订新技术开发合同,创新工艺技术,开发新型功能性产品,2019年——2020年取得了两项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