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桃源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发布会在湖南省桃源县体育广场举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省、市、县有关同志出席,与来自全省各地的茶叶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桃源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向社会发布。
常德市桃源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交汇处,这里气候宜人,雨量充沛,产茶历史悠久,属公认的北纬30度优质茶产区带。早在西晋时期,桃源所产茶叶因品质优异被记入史册。据桃源县志记载,桃源早在清咸丰七年(1857年)就开始红茶生产,在清同治四年(1865年)桃源红茶就曾出口欧美市场,红茶生产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为了传承桃源红茶产业,保护这一特色资源,2015年12月,“桃源红茶”通过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家评审,2016年3月31日,经农业部第2384号公告予以登记,证书编号AGI01845,这是湖南省第43个由农业部颁证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
桃源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10°51’14.8〞— 111°31’44.1〞,北纬28°24’29.7〞— 28°56 ’18.7〞,包括桃源县西安镇、太平铺乡、牯牛山乡、茶庵铺镇、杨溪桥乡、沙坪镇、寺坪乡、芦花潭乡、郑家驿乡、兴隆街乡、凌津滩镇、桃花源镇、漳江镇13个乡镇,总面积16.8万公顷,生产面积4700公顷,年生产“桃源红茶”3000吨左右,产值达1.5亿元。
桃源红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色泽乌黑油润;内质甜香浓郁持久;滋味甜醇鲜爽,汤色红亮带金圈,叶底嫩软红匀,冷后浑现象明显。香、甜是“桃源红茶”的主要外在感官特征,其水浸出物35.56-46.18%,茶黄素0.25-0.70%,茶红素2.60-4.50%,可溶性糖2.60-3.39%。
与会专家表示,桃源红茶要借助国家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东风,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红茶品质,打造品牌。农业部对桃源红茶实施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要以此为契机,提升茶叶品质,加大品牌培育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桃源红茶的品牌更响;二是讲好红茶故事,加大宣传。桃源县红茶生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要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对外讲好红茶的故事,做好红茶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桃源红茶;三是扩大红茶销售,做大做强红茶产业。要借鉴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经验,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实施多方位的品牌营销,让更多的人喝上质优味美的桃源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