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工作交流
 
江苏省溧阳市产业化推进促进天目湖白茶良性发展
日期:2010-07-07     作者:     来源:
 
附件下载:  

  天目湖白茶是人民大会堂及世博会特供茶,是江苏省名牌产品,具有特定的地理条件、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其外形美观,内质鲜香,风格独特,形成了鲜明的溧阳特色。溧阳市政府对发展天目湖白茶非常重视,全面推动白茶的产业化发展,先后制定了发展茶叶5年规划,并出台无性系良性种茶发展意见,促进了天目湖白茶的快速发展。

  一是推广减绿扩白,扩大白茶生产面积。盛产期白茶亩均效益超过2万元,相当于绿茶的10倍,而人工成本仅为绿茶的三分之一。为此,溧阳政府在全市开展了减绿扩白工作,使白茶的生产面积迅速增加。

  二是推广良种种植,加大补贴力度。从2000年至2005年,每年从专项资金中安排100万元,作为改种换植无性良种茶基金,同时在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等环节加大支持力度,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加大源头管理,健全茶叶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使天目湖白茶得以快速发展。

  三是政府搭桥,整合优势资源。为解决地区茶叶分散经营,难以积聚做大、做强、做响的弊病,溧阳市政府出面搭桥,整合白茶产业优势资源,吸收富子、陶峰、玉莲、玉枝、田家山等6家大型茶场,围绕六个统一,即:统一使用“天目湖”白茶商标、统一“天目湖”白茶包装、统一天目湖白茶生产技术标准、统一质量等级标准、统一市场销售价格、统一广告宣传,组建常州市天目湖白茶专业合作社。

  四是推广标准化技术,严格把好质量关。溧阳市依托千年茶乡的栽培经验,以及农林技术人员的倾力扶持,大力推广标准化技术,把好全程质量关,从种植基地选择到投入品使用、采摘、摊凉、杀青、分级等环节严格把关,充分展现“天目湖白茶”一芽二叶,汤色黄而亮、滋味口感平和、香气纯正等特点。 产业化发展模式使溧阳天目湖白茶生产面积从当初的1000亩迅速扩展到1.5万亩,年产量60多吨,产值1.3亿多元。天目湖白茶专业合作社也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带领小户茶农走上了共同发展的道路,有力推动了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0年,天目湖白茶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溧阳市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标准化生产和证后监管力度,以合作社为支撑,走精细化培育,高端化营销的路线,天目湖白茶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