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健康优质化领域科研技术创新亮点成果展播:食用菌功能成分定向挖掘及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日期:2023-09-05 作者: 来源:农安科普
项目单位研究了基于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文库的食用菌分子“条形码”技术,可用于高效鉴定食用菌的种类及可食用性,又可用于研究食用菌营养品质的遗传特性和生成机理,从而在分子层面对具备不同加工特性的食用菌进行细分,科学指导食用菌资源在功能营养评价和精深加工等领域的定向应用。
成果主要亮点:
1.研究了基于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文库的食用菌分子“条形码”技术,支撑牛肝菌、侧耳、灵芝等49个属151种食用菌的鉴定及食用菌多糖和呈味物质相关功能基因的分析和挖掘,探究各个食用菌的功能营养及加工特性,有助于解决食用菌在功能研究及精深加工中的实际问题。
2.利用分子“条形码”技术,挖掘和预测了多糖含量丰富的21种食用菌,并以这些食用菌为研究对象,对食用菌功能活性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并建立了食用菌多糖结构鉴定、提效修饰、消化酵解的技术策略及评价体系。研究了纳米硒-梭柄松苞菇多糖小粒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提高其储存稳定性;发现初始pH值对于蛹虫草菌丝的生物量、β-葡聚糖产量/产率和抗氧化活性具有调控作用。
3.利用分子“条形码”技术,预测了多糖或呈味物质含量丰富的食用菌种类,并针对这些食用菌所具备的不同营养特征和加工特性,开发出适合这些食用菌的加工技术。研究了蒸汽高压联合超声提取技术,提高食用菌多糖提取率;集成创新了三元复合酶解、高压喷粉等加工技术5项,研制加工设备11台套,开发食用菌新产品32个。
主要完成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大学、成都雅乐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刘韫滔、李强、纪昌联、闫志农、李小林、唐自钟、曾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