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健康优质化领域科研技术创新亮点成果展播:典型农产品品质指标体系构建与特征性指标筛选验证
日期:2023-08-11 作者: 来源:农安科普
项目单位组织团队重点对稻米、大豆、牛肉、柑橘、咖啡、蜂蜜、红枣等7类农产品开展研究,明确不同用途的农产品指标体系、优势产区、最适品种及特征性品质指标。
成果主要亮点:
1.建立了基于食用商品用稻米等4类不同用途稻米品质指标体系,研究分析不同用途稻米的优势产区和最适品种,明确了不同用途稻米的特征性品质指标。食用商品用稻米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为食味值、蛋白质、气味;发酵制品(米酒、米醋)用稻米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为直链淀粉含量、糖化性能、还原糖含量;米粉加工制品用稻米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为最高粘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冲调米粉用稻米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为蛋白质含量、抗性淀粉、淀粉含量、直链淀粉。
2.建立了基于发酵豆制品用大豆等4类不同用途大豆品质指标体系,研究分析不同用途大豆的优势产区和最适品种,明确了不同用途大豆的特征性品质指标。发酵豆制品用大豆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为7S蛋白、气味、色泽、蛋白质;非发酵豆制品用大豆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为7S蛋白、蛋白质溶解比率、滋味、蛋白质;油料用大豆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为损伤粒率、完整粒率、水分、脂肪含量、磷脂含量;饲料用大豆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为7S蛋白、气味、损伤粒率、水分含量。
3.建立了基于加工用和鲜食用柑橘品质指标体系,研究分析不同用途柑橘的优势产区和最适品种,明确了不同用途柑橘的特征性品质指标。鲜食柑橘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果肉颜色、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含量);加工柑橘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膳食纤维、出汁率、果肉颜色、可滴定酸。
4.建立了基于加工和生鲜用途牛肉品质指标体系,研究分析不同用途牛肉的最适品种,明确了不同用途牛肉的特征性品质指标。生鲜牛肉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为粗蛋白含量、大理石纹、解冻损失、嫩度;加工牛肉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为解冻损失、蒸煮损失、嫩度、色差a*值。
5.建立了食用蜂蜜品质指标体系,研究分析食用蜂蜜的优势产区和最适品种,明确了食用蜂蜜的特征性品质指标。食用蜂蜜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为脯氨酸、色度、甘油和羟甲基糠醛。
6.建立了基于速溶和现磨用咖啡品质指标体系,研究分析不同用途咖啡的优势产区和最适品种,明确了不同用途咖啡的特征性品质指标。速溶咖啡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为粒度、口感、香味、碳水化合物;现磨咖啡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为粒度、口感、香味、咖啡因含量。
7.建立了基于鲜食和干制用红枣品质指标体系,研究分析不同用途红枣的优势产区和最适品种,明确了不同用途红枣的特征性品质指标。鲜食红枣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为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乙醇;干制红枣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为膳食纤维、微量元素、氨基酸、可溶性糖、环磷酸腺苷。
主要完成单位:浙江大学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南京)、中国水稻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稻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
主要完成人员:陆柏益、季圣阳、刘贤金、周志钦、朱智伟、张瑞英、王凤忠、方勇、焦必宁、刘源、汤晓艳、邓家军、黄伟素、周金慧、龚加顺、张芳、欧阳喜辉、郭晓军、王蒙、李淑英、杨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