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健康优质化领域科研技术创新亮点成果:典型养殖鱼类药物代谢残留预测PBPK模型的完善与应用
日期:2023-07-21 作者: 来源:农安科普
项目单位围绕建立一套适合我国水产养殖国情的药残监管技术方案,进行创新研究。从鱼类药物代谢产物鉴定、残留标示物和靶组织确证、药代动力学特征、原药及代谢产物残留规律等多层面技术研发和规律揭示,为养殖投入品规范管理提供技术路径,积累海量标准化数据,自主开发建立鱼类药物残留模型预测技术和平台,为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工具和方法。
成果主要亮点:
1、研究并确证了恩诺沙星、磺胺甲噁唑、盐酸氯苯胍、多西环素、甲砜霉素和喹烯酮6种药在鱼体内的代谢产物、残留标示物和靶组织。
2、研究建立了《鱼类药物残留消除试验技术规范草案》,获得10种鱼13种药共38种“鱼-药-温度”组合的鱼类药物代谢特征、残留规律和温度影响结果。
3、建立了鱼类心输出量、血流速率和脏器系数3个影响药物代谢残留的关键基础生理学参数测量方法,编制了《罗非鱼等脏器系数测定方法的操作规范草案》,按照统一技术方案,完成16种鱼类脏器系数测量,获得了不同种属、性别之间差异。
4、优化了体外平衡透析法和体内超滤法最佳测定条件,筛选并建立了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获得了喹烯酮在草鱼等多种“鱼-药”组合下药物特异性参数:血浆蛋白结合率和组织血浆分配系数。
5、自主开发鱼类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构建工具和参数优化软件,完成了10种鱼13种药共38种“鱼-药-温度”组合的模型构建工作,自主开发了基于PBPK模型的鱼类药物代谢残留预测平台V1版(残留)、V2版(代谢残留全过程),支撑了鱼类不同组织药残浓度预测。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程波、刘永涛、常志强、邢丽红、宋怿、艾晓辉、李兆新、穆迎春、任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