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课堂 是天使还是魔鬼? 带你了解传说中的植物“激素” - 植物生长调节剂
日期:2017-12-28 作者: 来源:农安天地
近年来
相信你也听说过很多关于植物“激素”的传闻 引发了消费者对“爆炸”西瓜、
“催熟”香蕉、“顶花带刺”黄瓜、
“无籽”葡萄、“膨大剂”猕猴桃等
农产品的排斥和恐慌!
将之与“儿童性早熟”、
“男子少精”相关联,
让人闻之色变。
今天,农安君就带你来认识认识植物生长调节剂吧!
要分清
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必须要分清楚!
植物激素
一般指植物内源激素,是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的一类微量化学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
是一类具有与天然植物激素相同或相类似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又称植物外源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人工合成或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也可从生物体中直接提取。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都具有调节和控制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早熟、延长保鲜期等功效。
但两者也有根本的区别:
对农业生产或农作物来说,植物激素是植物内源性物质,由植物体自身产生,自然存在,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外源性物质,是因生产需要而使用的。通过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产生植物激素的作用效果,调节作物生长发育,达到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
如赤霉素既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植物内源激素,同时又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或人工合成等方法产生,并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需要时用于多种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不混淆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动物激素不可混淆!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植物外源激素,具有调节和控制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早熟、延长保鲜期等功能。
而动物激素英文名为Hormone,音译为荷尔蒙,是由动物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动物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
激素分子周游全身,与各种细胞接触,但只有含特异性靶标蛋白的细胞能够识别它们并与之产生相互作用。
植物激素跟动物激素相比,无论是化学结构,还是靶标蛋白都截然不同,就好比
如果钥匙与锁的结构不匹配,当然锁也就无法打开。因此,植物激素无法在动物体中发挥动物激素的作用;而动物激素也无法在植物体内发挥植物激素的作用,不能用于种植业生产。
所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人体内是不会产生激素作用的!
大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化学合成或微生物发酵而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其新种类和新功能正不断地被发掘和应用,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类特殊投入品。
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能保障农作物稳产、改善农产品品质,而且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使农业生产省工省时、节本增效。
比如,香蕉使用乙烯利催熟、棉花使用噻苯隆脱叶等,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典型范例。
想知道更多
植物生长调节剂
的科普知识么?
请期待下期的系列内容与您见面吧!
来源: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宋雯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