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强化“三制四平台”推动农资信用体系建设
日期:2021-11-09 作者: 来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
青神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是蚕丛故里、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中国椪柑之乡、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中央农办三农政策基层联系县。近年来,青神县通过强化“三制四平台”,全力推动农资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一、推行“三制”,奖优罚差建立信用体系
一是在农资销售端推行“积分制”。出台《“十二分制”农资管理办法》《农资经营监管扣分细则》,细化农资经营门店在台账管理、销售管理等5个方面23项扣分标准,以年度为累积记分周期,授予每户12分的考核分,围绕质量安全、农废回收等考核内容开展日常执法检查,将农资门店信用评价分为ABC3个等级,对记分周期内扣分1—8分,9—11分、12分的经销商,分别给予书面通报、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处罚。二是在使用端推行“押金制”。青神县120家农资经营门店均配备电脑、扫码枪、回收桶,在销售农药时,收取不低于药品价值10%且不低于1元的包装废弃物回收押金,待农户交回农药包装废弃物时退还押金。销售、回收时系统均能记载信息,实现押金收退流程规范化和监管全程化。三是在全行业推行“有偿制”。对门店形象佳、技术服务强、信誉评价优、废弃物回收率高的门店,每年评选3家“明星门店”宣传推广,每家奖励2000元;农资经营门店、种植大户、植保专合组织等交回农药包装废弃物时,给予1400元/吨奖励;对支持配合的新型经营主体优先享受国家相关项目扶持。
二、搭建“四平台”,整合资源实现智慧监管
一是搭建“农药包装押金收退终端平台”。所有农资经营门店全覆盖安装终端,实现“一物一码”,实时收集销售数据、押金数据。二是搭建“农药销售管理信息平台”。直观呈现青神县农资经营门店分布和当日个销售、押金执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情况。三是搭建“农药包装废弃物综合监管平台”。建立农药销售、包装回收、押金收退、清运处理等综合数据库。四是搭建“十二分制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信用档案,全面掌握青神县农资经营门店信用等级,实时监测扣分记录,分项统计扣分原因,整改情况,实现信用档案动态管理。
三、实现“三转变”,凸显农资信用管理新成效
自建成投运以来,“三制四平台”智慧监管系统,形成了对农资门店基本信息、生产信息、管理信息、信用信息全披露完整闭环智慧管理,大大提升了监管实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转变。一是变“不好管”为“管得了”。以前监管有法度无手段,通过“十二分制”智慧化监管,可以对当日单个农资门店销售、押金执行、回收情况进行流向追踪和溯源倒查,这就为农业综合执法提供详实的信息参考现,并且采用书面通报、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处罚方式,实现有效监管全覆盖。二是变“管不好”为“智监管”。以前各门店监管高度依靠纸质台账,如今采用电子化手段倒逼农资经营门店规范化管理,提升了主体意识。监管平台每日录入信息上百条,建立了综合数据库,实时分析销售、回收对比数据、农药销售瓶袋比例、药物种类、扣分明细等,大数据分析能够及时反馈农资门店经营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有效指导农户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打下基础。三是变“执行难”为“信用罚”。以前面对门店销售、管理不规范,缺乏治理手段,如今对违法违规行为“拳拳到肉”。2021年以来,累计进行监管105次,累计扣分112分,其中:0-3分116家,4-8分6家;吊销营业执照的3家;立案调查5起;主要扣分集中在门店管理不规范、台账管理不完善、进货管理混乱等方面。